核心摘要:五四青年標兵| 孫晨?在天然氣摻氫研究中綻放青春
為激發青年員工肩負時代使命,熔鑄能源夢想,深耕科研創新,在“四個轉型”的新賽道建功立業的熱情和信心,中央研究院在建團100周年之際,開展首屆“五四青年標兵”評選,并最終評選出十名優秀青年。即日起,本號將陸續推出各位優秀青年的青春奮斗故事,敬請關注。5月9日,中央研究院舉辦2022年“青春心向黨 建功創一流”五四青年表彰大會, 碳中和研究中心清潔燃料研究室副主任(主持工作)孫晨被授予第五屆“創新 奮斗”五四青年學術報告會一等獎和中央研究院“五四青年標兵”稱號,并作為獲獎代表發言。
今年是孫晨工作的第十年。十年來,他從壓水堆核電站材料環境損傷評價跨界到天然氣摻氫輸送利用關鍵技術研究,先后榮獲“中央企業優秀共青團員”稱號、中央研究院先進個人。讓我們一起來聽聽由他本人講述的青春奮斗故事。

為行業專家介紹天然氣摻氫示范項目
我入職時,恰逢第三代先進壓水堆核電技術引進消化吸收,使我有幸參與到重大專項實施,期間還曾短期赴密西根大學學習離子輻照模擬中子輻照技術。重大專項執行過程中的高標準、嚴要求,為我后來的工作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2019年,在研究院業務轉型需求的背景下,我開始調研天然氣摻氫的技術路線,此時行業內的關注點主要集中在電解水制氫與氫燃料電池應用方面,因此我與政府管理部門、業主提出交流天然氣摻氫技術時,經常遇到“門難進,臉難看”的情況。然而,這并不能阻止我堅定做天然氣摻氫技術研究的決心。因為通過前期詳盡的調研與分析,我們認為,隨著氫能產業快速發展及相關配套日趨成熟,天然氣摻氫必將在氫能輸送與消納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這個想法也得到了中心領導魯仰輝主任認可,他說:“只要確信這個技術有應用前景,哪怕短期內不被行業接受,也要把它做下去。”在領導的支持和同事的協助下,我秉承著堅持不懈做下去的信念,深度參與到國內首個天然氣摻氫示范-遼寧朝陽天然氣摻氫示范項目的建設、評價與運行過程中。經過兩年的不懈堅持和努力,示范項目在20余家行業相關單位的見證下,完成了管道、工業鍋爐、民用燃氣具的現場示范驗證,成為國內天然氣摻氫領域具有重要意義的標志性事件。

開展材料服役性能評價實驗
2020年初,我在河北省科技廳網站看到河北省重點研發計劃中出現“天然氣摻氫”的相關內容。
對于一個省級項目,往往經費不高、且申報難度大,但是該項目作為國內第一個省部級與摻氫相關的科研項目,其行業影響意義重大。于是,我和團隊決定進行一次嘗試。
項目承接關鍵是要找到一家河北省的牽頭企業,我便在網上搜索整理出河北省各市的燃氣企業,一家一家地聯系,說明意圖,在被多家企業拒絕后,終于與張家口市的城市燃氣公司談妥,確定作為牽頭單位。
之后,我又負責組織在一周時間內完成任務劃分、申報書撰寫、提交等工作,最終成功申報下了項目。2021年,中央研究院在“天然氣摻氫”方面的研究和示范項目,在國內已經具有了一定的影響力。當看到“天然氣摻氫與管道輸氫技術”出現在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中時,我們團隊當時有兩個選擇:一是參與到已經成型的隊伍中,與別人一起申報;二是自己牽頭組織申報。選擇第一個方案的優點是,我們承受的壓力將會小很多,但是缺點也很明顯,我們會因此失去一個在技術上深度挖掘、提升、贏得行業影響力的機會。考慮到此,我和團隊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自己牽頭申報,直面挑戰。雖然我們沒有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牽頭的經驗,并且也知道要面臨大量的組織協調工作。從項目整體框架劃分開始,我們依據框架篩選出9家國內極具優勢的科研院校或企業,并且派人參與每個課題的內容討論、申報書及預算書撰寫,申報材料先后修改的版本超過10版,期間大家經歷了多次通宵討論及統稿,最終準備出一份高質量的申報材料,獲得了多位院士評委專家的認可。
中央研究院青年是集團公司“2035一流戰略”目標實現的見證者、參與者和實踐者,應積極踐行集團公司“綠色、創新、 融合,真信、真干、真成”的核心價值觀,擔起集團公司承擔的國家使命,成為推動能源革命的主力軍和突擊隊,展現青年的風采。
編輯 |王寧湄
中央研究院“氫”你吃餃子
中央研究院收獲兩個“碳中和”項目
平凡堅持,可成卓越——210天,成為更好的國家電投人
吊車圈 掃碼加入千人吊車群
(責任編輯:吊車出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