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規政策
1、推進電力現貨市場交易!廣西經濟體制改革“十四五”規劃印發!
日前,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印發廣西經濟體制改革“十四五”規劃,規劃指出:加快健全電力市場體系。參與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建設,推進全面放開經營性電力用戶發用電計劃,進一步規范和完善電力中長期交易機制,豐富交易品種,提高交易靈活性。
2、川渝一體化電力調峰輔助服務市場運營規則(試行)發布
華中能監局日前發布《川渝一體化電力調峰輔助服務市場運營規則(試行)》。《規則》主要分為10個方面60條具體內容,明確了川渝一體化電力調峰輔助服務市場的市場成員、省間調峰交易、日前市場組織流程、日內市場組織流程、偏差考核、計量與結算、信息披露與報送、市場監管等內容,是川渝電力調峰輔助市場交易的運營依據和指導手冊。川渝一體化電力調峰輔助服務市場交易品種為省間調峰交易。
行業要聞
1、我國首座大型二氧化碳循環發電機組投運
12月8日,該公司研發的世界參數最高、容量最大超臨界二氧化碳循環發電試驗機組,在華能西安熱工院順利完成72小時試運行二手吊車,正式投運。該機組發電效率可在300兆瓦小容量等級機組突破50%,與未來700攝氏度等級1000兆瓦大容量超超臨界蒸汽機組相當國電新能源,且運行成本顯著降低。
2、國內首臺國產化自主研制10MW海上風電塔筒變成功并網運行
近日,由特變電工衡變公司自主研制的型號為SR(H)SP-F-11700/35的10MW海上風電塔筒變,在三峽能源福建長樂海上風電項目現場一次投運成功,這是我國首臺套實現并網運行的國產化10MW海上風電塔筒變壓器。
3、中國首座摻氫燃燒9HA電廠落地惠州
通用電氣(以下簡稱GE)宣布,廣東省能源集團旗下的惠州大亞灣石化區綜合能源站正式向GE及哈電集團訂購含兩臺9HA.01重型燃氣輪機的聯合循環機組。項目投產后,兩臺燃機將采用10%(按體積計算)的氫氣摻混比例與天然氣混合燃燒,成為中國內地首座天然氣-氫氣雙燃料9HA電廠。
企業動態
1、國家能源集團氫能(低碳)研究中心揭牌
12月7日二手吊車,江門市舉行江門“雙碳”實驗室揭牌暨項目簽約儀式,匯聚“雙碳”優勢科創資源,搶占“雙碳”技術制高點。以此為新起點,市委、市政府把“雙碳”實驗室建設作為科技創新的重中之重全力推進。
2、中國風電首個“智能制造標桿企業”誕生!
12月8日,“2021年世界智能制造大會”在江蘇南京線上線下同步開幕。會上“2021年智能制造標桿企業”名單正式公布,三一重能成功入選。該榮譽是智能制造領域一塊“金字招牌”國電新能源,意味著三一重能智能制造達到國際一流水平。
3、華電集團首個大容量集中式儲能項目倒送電一次成功!
12月7日23時7分,華電集團首個大容量集中式儲能項目倒送電一次成功,同時該項目在山東省首批調峰類儲能示范項目中第一個完成了倒送電工作!
4、3個5GW!國電電力與聯盛新能源達成戰略合作
12月8日,聯盛新能源集團與國電電力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的戰略合作簽約儀式成功舉行。根據協議,雙方將共同開發投建5GWh儲能合作項目、5GW分布式光伏項目及5GW分散式風電項目。
5、隆基股份與蘭州大學成立未來技術研究院
近日,蘭州大學隆基未來技術研究院成立暨揭牌儀式在蘭州大學科學館舉行。蘭州大學隆基未來技術研究院著眼于服務國家實現碳達峰與碳中和目標,依托蘭州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共同建立的清潔能源技術、器件和材料的科研攻關與技術研發平臺。
國際頭條
1、萊茵集團150億歐元投資用于德國可再生能源擴張
德國萊茵集團RWE計劃到2030年在其國內核心業務中投資高達150億歐元,以加速其可再生能源業務的擴張。為利用地面太陽能和陸上風電的增長潛力,該公司將在德國國內主要城市開設七個新辦事處,并聘請200名新員工參與當地太陽能和風能項目的開發。
2、英國計劃建設高溫氣冷堆
日前,英國能源大臣漢茲表示,英國將建設一座高溫氣冷堆,作為英國先進模塊化反應堆研究、開發和示范計劃的核心。漢茲的聲明證實了高溫氣冷堆技術已成為英國政府的首選。
3、中企投建的克羅地亞塞尼風電項目正式投運
12月7日,中國北方工業有限公司所屬北方國際合作股份有限公司投資承建的克羅地亞塞尼風電項目正式投入運營。該項目位于克羅地亞中部沿海城市塞尼,總裝機容量156兆瓦,采用39臺單機容量4兆瓦的風力發電機組設備,風場面積達42.8平方公里。
4、科特迪瓦與幾內亞簽署能源采購合同
科特迪瓦礦業、石油和能源部長Thomas Camara 主持簽署了科特迪瓦與幾內亞3年期能源采購合同??茖?021年起每年向幾內亞出售11兆瓦時電力,3年共計33兆瓦時。該項目是西非經濟共同體大型電力互聯項目的一部分,包括科特迪瓦、利比里亞、塞拉利昂和幾內亞,旨在為能源合作奠定堅實基礎,造福各國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