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9時21分,中核集團福清核電6號機組提前10天實現反應堆穹頂吊裝,標志著機組建設由土建階段全面轉向安裝階段。這是繼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福清5號機組和海外首堆巴基斯坦卡拉奇2號機組實現穹頂吊裝后,全球第三臺、國內第二臺全面進入設備安裝階段的“華龍一號”核電機組。值得一提的是,這三臺“華龍一號”核電機組的穹頂吊裝任務均由中核機械工程有限公司承擔。
據介紹,中核機械工程有限公司是中國核工業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家大型專業化公司,是國內從事工程吊裝的龍頭企業,2013年在海鹽·中國核電城落戶成立。
據了解,穹頂吊裝是核電工程建設的重要節點,此次穹頂吊裝比原計劃提前10天完成,表明我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工程建設正在穩步有序推進。“華龍一號”鋼襯里穹頂是反應堆廠房安全殼的重要組成部分,位于核島頂部,作為防泄漏及穹頂頂部預應力混凝土的模板,能保證反應堆廠房的完整性和密封性,對放射性包容起關鍵性作用。穹頂為帶肋半球殼體,重342噸,是一個直徑46.8米半球體吊裝機械規范吊車出租,安裝于反應堆廠房鋼襯里筒體13段上,內部設置有噴淋管道和通風系統等。
當天一早6時30分,穹頂吊裝工作全面展開,現場施工團隊在3200噸級履帶吊車的幫助下,緩緩將穹頂吊離地面,變幅、升鉤、行走平移,經過調整,平穩落鉤就位在反應堆廠房安全殼上。
“此次作業較之于去年福清核電5號機組穹頂吊裝,穹頂的起升高度更高,吊裝半徑更大,行走距離更長,操作難度更大。”中核機械工作人員介紹說,吊裝之前,中核機械對起重機工作狀態、起重吊裝作業人員就位情況、氣象等先決條件進行反復確認,確保吊裝萬無一失。
“華龍一號”是我國30余年核電科研、設計、制造、建設和運行經驗基礎上研發的先進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技術,承載著幾代核工業人的使命擔當吊車公司,作為中國制造高技術、高標準、高經濟帶動性的典型代表,堪稱“國之重器”,也是我國先進制造的一張新名片。
海鹽縣作為我國大陸核電的起源地,不僅擁有目前全國最大的核電基地,還利用行業優勢,迅速集聚了一批核電關聯企業吊裝機械規范,不斷增強海鹽·中國核電城影響力。核電關聯產業已成為驅動海鹽經濟轉型升級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據統計,去年海鹽縣涉核產業產值已超過240億元。
浙江電渣核材有限公司完成了“華龍一號”示范工程核島主管道用成套超低碳控氮不銹鋼電渣錠生產任務;浙江海鹽力源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取得“華龍一號”水處理領域多個訂單;浙江佳樂科儀股份有限公司正積極研發1E級(核級)變頻器柜,為“華龍一號”做配套……目前,除中核機械、中核運行等在鹽央企,海鹽多家核電關聯企業通過技術升級,正積極打入核電市場,助力“華龍一號”國家名片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