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國投電力6月23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因公司正在籌劃重大事項,公司股票自6月24日起停牌。這也是繼新能泰山、長江電力之后,又一家停牌的電力央企上市公司。這意味著央企改革擴散到電力領域,電力央企改革揭開序幕。
在新電改和國企改革的雙重驅動下,以五大發電集團為代表的能源類國企資產注入也必將加速,國企有動力借助上市公司融資平臺,整合集團資產注入上市公司,進一步促進集團擴大投資規模、降低負債率,提高國有資產運營效率,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據《華夏時報》報道,預計央企“四項改革”試點的具體實施方案將于近期公布。3月以來各部門相關文件均提及央企結構調整與重組方案,國務院也已批準交通銀行(601328.SH,3328.HK)深化改革議案,預示下半年央企整合和深化改革將升溫。從接近國資委人士處獲悉,國企改革頂層設計中關于央企分類、國資投資運營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員工持股四個方案有望在近期公布。
天信投資分析認為,五大發電集團目前的資產證券化率介于30%至60%之間,后續資產整合空間巨大,同時電力行業特殊的屬性也提高了行業大幅整合的預期,即優化結構提高效率的需要,未來整合方向或是大集團方向,即部分具備同質化需求和競爭的資產進行整合做大華電國際是國企嗎,今日爆發的電力股中華電系特別搶眼,這同停牌的新能泰山屬于同一控股股東吊車公司,短期整合預期強烈,另外地方和中央的電力中,小市值低估值品種有望繼續走強,但注意追高的回調風險。
A股上市公司可關注國電電力、長源電力、華能國際、華電國際、華電能源等。
華電國際:
公司是山東省最大發電公司,是中國裝機容量最大的上市發電公司之一。發電裝機類型除燃煤發電機組外,還包括燃氣發電、水電、風電、生物質能發電和太陽能發電。截至2014年6月,公司已投入運行的控股發電廠共計42家,控股總裝機容量為37321兆瓦,其中燃煤及燃氣發電控股總裝機容量共計33842兆瓦,水電、風電、太陽能及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控股總裝機容量共計3479兆瓦。公司控參股煤礦企業共計17家華電國際是國企嗎,擁有煤炭資源儲量約22億噸,預計擁有煤礦產能約1000萬噸/年。
華電能源:
公司是黑龍江省主要電力供應商,形成了發電、供熱、煤炭、工程“四位一體”產業格局。2014年上半年公司完成發電量122.56億千瓦時,同比下降7.6%;上網電量完成110.87億千瓦時,同比下降8%;供熱量完成2059.35萬吉焦;生產煤炭71.7萬噸。2014年,公司計劃實現銷售收入121.49億元、資產負債率84.92%;完成發電量249.25億千瓦時、煤炭產量245萬噸。
華能國際:
公司分別于1994年、1998年和2001年在美國紐交所、香港聯交所和上交所上市,是國內第一個實現境內外三地上市的發電公司吊車,是中國目前最大的上市發電公司之一。另外,公司在新加坡全資擁有一家營運電力公司-大士能源(裝機容量2670兆瓦)。截至2014年6月30日,公司可控發電裝機容量達到66888兆瓦,其中清潔能源比例為9.34%。2014年1-9月,公司累計完成發電量2230.42億千瓦時,同比降低4.66%;累計完成售電量2108.05億千瓦時,同比降低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