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朱琳
“目前一切事項都還在籌劃中,具體的預案現在還不方便說,”6月5日,時代新材(600458.SH)董秘季曉康對公司的資產注入傳言如是表示。
當天,時代新材宣布停牌一周,擬籌劃非公開發行股票事宜。而就在此前一天,時代新材的股價在臨近收盤時被突然拉高,最終收于漲停板。這使得南車風電資產將被注入時代新材的傳聞又再次浮出水面。
不過,季曉康對記者表示,盡管增發方案還在制訂當中,但大股東株洲所不會把風電整機的業務注入進來這一點是確定的。“市場的很多傳言是不準確的。”據了解,此次增發將針對包括大股東在內的數家公司,目的是為了加大對風電葉片的投資。
以軌道交通配件起家的時代新材,開始在“做大做強”風電產品的道路上加速。
資金用于新主業
作為南車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時代新材的主業由過去單一的車輛配件商成功地延伸到了鐵路線路的配件商。目前,公司已開始開發的高速鐵路線路配件產品主要有6種,“十一五”期間,這6項高鐵線路配件的市場容量十分巨大,合計高達300多億元。
這樣的主業為時代新材帶來了非常豐厚的業績。時代新材2008年年報顯示,2008年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10.46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46.73%;實現凈利潤4722.33萬元,同比增長35.53%;每股收益0.23元,同比增長35.29%,多項主要經濟指標均創歷史最好水平。公司還同時表示,2009年將確保實現營業收入14億元,爭取15億元。
不過,時代新材還有更多的想法。
在今年5月的股東大會上,時代新材董事長曾鴻平就表示公司正在醞釀在證券市場再融資以發展風電業務。
對此昆明時代新材風電葉片,季曉康對記者再次進行了確認:“我們的大股東南車株洲電力所是生產整機的,而我們是生產葉片的,我們這次定向增發就是為了發展葉片業務,大股東不會把整機業務注入上市公司二手吊車,這一點肯定的。”
對此,中信證券研究員薛小波也頗為認同。薛表示,中國南車作為南車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其中已有風電業務,增發是不大可能把風電業務再注入到時代新材里形成同業競爭的。薛表示,時代新材做風電的葉片,給風電的企業提供零部件,增發應該就是發展這一塊。畢竟,“風電業務是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
背靠南車這棵大樹,時代新材在資金方面一直頗為寬裕。6月4日,中國南車剛剛宣布,在2009年將為時代新材提供不超過2億元人民幣的貸款或授信額度擔保。在資金如此寬裕的情況下,時代新材緣何還要增發?
對此,季曉康表示,公司還是希望能擴充自有資金,而且從二級市場尋求資金支持,對比銀行信貸,前者至少從財務費用來講就可以節省很多昆明時代新材風電葉片,對公司的業績提升有改善。
“南車提供的支持畢竟屬于關聯交易,盡量減少為好。我們還是比較傾向于市場化運作,而且,這此增發也將不局限于大股東。”
“前三”野心
時代新材在風電領域已經棋行良久。
去年,時代新材就與德國Aerodyn公司簽訂協議引進風力發電機葉片生產技術;同時,其與國防科技大學合作,成功試制出750KW24米和1.5MW40.3米兩款葉片,并已成功申報國家863計劃。此外,時代新材還與浙江華儀、浙江運達、金風科技等整機制造商簽署了合作協議或達成了合作意向。截至今年5月,公司的風機葉片業務就已簽訂了7500萬元的訂單。
時代新材董事長曾鴻平就表示:“目前公司主業以生產軌道交通配套設施為主,進入風電行業就瞄準了全國前三的前景去的。如果達不到這個預期,就可能整體出售退出這個行業。”他表示,未來風電銷售收入將全面超過軌道交通,占據主業的大半江山。
曾的表態與我國的風電現狀不無關系。
目前,我國的風電行業仍處在起步階段。2008年國家發改委作出了到2020年全國風電裝機容量要達到8000萬到1億千瓦的規劃,而截至到2008年底總裝機才1000萬千瓦。近日有消息傳出,我國將對2008年頒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中有關風電發展的指標進行上調,2020年的總裝機容量從原來的3000萬千瓦上升為1億到1.5億千瓦。
對此,中投顧問能源行業分析師姜謙表示,指標的上調預示著國家的政策傾向,將大力支持風電產業的發展,這無疑將為整個產業帶來了巨大的契機。無疑,這也是時代新材的契機。
   已有_COUNT_條評論我要評論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二手吊車,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