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車間“空姐”的天車駕駛員李輝■企業/供圖
在北京巴威公司膜式壁車間里,除了錘響叮當、焊花飛濺,還有另外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開天車的女司機。她們被車間男員工親切地稱為車間“空姐”。
李輝就是她們中的一員。2005年,李輝從技校畢業,就來到北京巴威公司,在膜式壁車間從事天車駕駛工作。
“進公司后,先進行了3天理論加實操的天車培訓。”李輝說,雖然之前也對天車有所了解,但是第一次登上高達17米的天車駕駛室時,還是暈暈的,有些害怕。
經過師傅3個月的“傳幫帶”,她漸漸適應了這份工作,在這個崗位上一干就是十幾年,不僅技術熟練,也從未出現過失誤。用她的話說:“我們這個崗位最高的境界就是安全。”
每天,她登上天車開工前,都要進行一番準備工作,首先對自身勞保用品的穿戴進行檢測吊車出租,然后根據天車安全操作流程對天車進行點檢。“這個非常重要,直接關系到現場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吊裝指揮手勢,容不得半點馬虎。”
記者跟隨李輝爬上天車駕駛室,這里只有1平方米左右。在這個狹小的空間里,身在高處的李輝需要時刻根據底下工友的指揮手勢,操縱大型吊鉤幫助吊裝零件。天車吊裝要求穩、準、快,從幾噸重到幾十噸重的膜片,都要安全吊到指定位置。
做到這一點,李輝有自己的訣竅:“就是要時刻集中精神,高度集中。”
從上班開始,李輝進入天車駕駛室,往往一待就是幾個小時。即便暫時沒有任務,她也不能帶手機和雜志到駕駛室內,要隨時待命。當地面工友發出指令,就要馬上行動。
用“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來形容李輝工作時的狀態,最恰當不過了。高空運行中,李輝不僅要合理控速,還要對天車前、后、左、右、上下進行立體式的了望。她也擅長在工作中總結吊裝經驗,熟練掌握不同重量的零件最合適的吊裝角度。
“如果出現加速不均勻,造成物件空中晃動幅度較大,就抓緊操縱天車向著物體運動的方向追速,這樣才會達到平衡。其實,反而是越小、越輕的零件,越難拆卸組裝,越難掌握平衡。”李輝說。
膜式壁車間有14臺天車,8位天車女司機,幾乎每周就要輪崗一次,掌握不同型號天車的操作。“比如吊裝大型工件,啟動時需要兩名駕駛員同時進行操作,才可以完成吊裝。”李輝說,除了熟練的操作技能,還要考驗與隊友之間的配合默契度。
“夏天渾身濕透,冬天凍得發抖。”這是最開始幾年,李輝工作時的環境狀態。后來公司為改善她們的工作環境,在駕駛室安裝了空調,這一場景就永遠成了過去。
環境好了,但工作不能懈怠。李輝依然按公司規定,每周按時參與天車班組的安全操作流程培訓,熟記司索員指揮手勢含義。每兩年對自己的天車駕駛證書進行復審吊車,不斷在工作中熟練操作技能吊裝指揮手勢,總結經驗。
“這才能對得起車間‘空姐’這個美稱!”李輝笑道。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