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下厚厚的專業書,每天攀爬上百步塔梯
【追夢我的奮斗】“乘風破浪”的女塔吊司機
8月的深圳,驕陽似火。中建三局光明科學城啟動區現場,機械轟鳴。放眼望去,高聳的2#塔吊塔梯上,一個纖細的身影正矯健有力地向上攀爬,安全帽后的馬尾左右搖擺,這是2#塔吊司機鄧柳酒的開工日常。
27歲的鄧柳酒是一名來自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少數民族姑娘。剛入工地時,她是一名塔吊指揮,當得知塔吊司機每月收入能高出1000多元時,便萌生了要轉行的想法。“塔吊司機是工地上最危險的工種”“一個女孩在工地上干活本來就很不容易了,沒有必要這么拼”……面對工友的勸阻,她莞爾一笑,堅定地說道:“我決定的事,就一定要去做到。”
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塔吊司機,特種人員證考試是鄧柳酒必須通過的第一個關卡。重拾書本,學習晦澀難懂的專業知識,在宿舍工友們拉家常的嘈雜環境中靜下心來看書……一個個“硬骨頭”,她都啃下來了。每天下班后,鄧柳酒便坐在床上,帶上耳塞,捧著書本認真閱讀,遇到不懂的專業術語便拿出手機查詢,再記到筆記本上。宿舍熄燈后,她就拉上床簾,打開昏黃的小臺燈,依靠在床欄上,手捧著書本默念。一段時間下來,幾本厚厚的專業書被翻得破舊,上面記滿密密麻麻的筆記。因時常浸在書本中,鄧柳酒便有了“工地秀才”的稱號。
取得特種人員作業證書后,正準備大展拳腳的鄧柳酒卻被現實敲了一記悶棍。當她顫顫巍巍爬上塔吊時,早已氣喘吁吁,手掌心陣陣刺痛。原來實際操作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簡單,她花了半個多小時才爬至操作臺。
“這力氣活不是姑娘家干的,你還是盡早換回塔吊指揮的活計吧。”下塔吊后,面對一位工友語重心長的勸導,鄧柳酒毅然說道:“只要再給我一點時間,我一定能爬得又快又穩。”此后,她開始有意識地鍛煉臂力和握力,日常練習爬塔吊時,尋找合適自己且省力的姿勢。兩年多來,她每天需要爬上百步的塔梯,雙手早已布滿了老繭。如今,鄧柳酒攀爬39米高的塔吊只需要花費5分鐘。
談起塔吊司機的成長之路,鄧柳酒直言,最難的不是登上塔吊操作間,而是操作達到快穩準。最初,她因操作不熟練,時常出現材料無法運轉至準確地點,或在半空不穩打轉的現象,挨了不少批評。“哭解決不了問題,只有將技術提高了,才能得到工友們的認可。”鄧柳酒說。
為學習本領,鄧柳酒拜了工地上技術最硬的塔吊司機為師,時常跟在他身后討教。有一次吊車司機培訓,她下班從塔吊上下來吊車公司,習慣性地走向師傅的塔吊前,抬頭望著正在調運物資的塔吊,她雙手握拳上下擺動吊車司機培訓,好似握著操縱桿,嘴里念念有詞:“向左,前推,下鉤……”直至師傅從塔吊上下來,喊了聲她的名字,她才恍然回神。“我永遠也忘不了第一次又快又穩又準的將材料運到指定地點時,工友們都朝我豎起大拇指的情景,那是我最大的榮耀。”鄧柳酒笑著說道。
“我一直堅信幸福是奮斗出來的,只要下定決心去做,就沒有什么做不到的。”今年5月,項目表彰優秀工人活動中,鄧柳酒從600多名工人中脫穎而出二手吊車,被層層推薦,成為項目十大優秀工友之一。
劉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