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網/風電頭條(微信號:wind-2005s)獲悉,進入2023年10月份,國際能源網/風電頭條(微信號:wind-2005s)對2023年9月份國家及地方風電政策進行了梳理,共36條。其中,國家政策4條,地方政策32條。
2023年9月國家政策
國家政策:4條
9月份值得關注的是,工信廳發文稱,引導裝備制造企業提高供給質量,保障好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加快大型風機葉片應用驗證平臺建設,推動攻關突破的風電葉片使用平臺進行應用驗證。
國家發改委發布《電力現貨市場基本規則(試行)》,要求穩妥有序推動新能源參與電力市場,設計適應新能源特性的市場機制,與新能源保障性政策做好銜接;推動分布式發電、負荷聚合商、儲能和虛擬電廠等新型經營主體參與交易。退出市場的經營主體應繳清市場化費用及欠費,處理完畢尚未交割的成交電量。無正當理由退出市場的經營主體及其法定代表人三年內均不得申請市場準入。
此外,還值得注意的是,9月份,國家能源局公布了2022年度全國可再生能源電力發展監測評價結果。截至2022年底,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累計裝機容量12.13億千瓦,同比增長約14.1%,占全部電力裝機的47.3%;其中,水電裝機4.13億千瓦(含抽水蓄能0.45億千瓦)、風電裝機3.65億千瓦、太陽能發電裝機3.93億千瓦、生物質發電裝機4132萬千瓦。2022年,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2.7萬億千瓦時,占全部發電量的30.8%;其中水電發電量1.35萬億千瓦時,占全部發電量的15.3%;風電發電量7627億千瓦時,占全部發電量的8.6%;光伏發電量4273億千瓦時,占全部發電量的4.8%;生物質發電量1824億千瓦時,占全部發電量的2.1%。
2023年9月地方政策
地方政策:32條
涉及省市有:河南、天津、廣西、廣西防城港市防城區、內蒙古巴彥淖爾、內蒙古杭錦旗、江蘇、江蘇揚州、江蘇建湖、浙江、浙江寧波、山西、山西平遙、湖南、山東、山東濱州、安徽蕪湖、重慶、廣東惠東縣、吉林、福建福州、北京、甘肅武威等23個地方。
風電建設方案/競爭性配置:12條,河南、天津、廣西、廣西防城港市防城區、內蒙古巴彥淖爾、內蒙古杭錦旗、江蘇揚州、浙江、山西平遙、湖南。
綠色低碳轉型實施方案:5條,廣西、山東、湖南、安徽蕪湖。
風電配儲:2條,江蘇、浙江。
風電用地:3條,重慶、山西、江蘇建湖。
其他政策:10條,廣東惠東縣、吉林、山西、福建福州、廣西、浙江寧波、北京、山東濱州、甘肅武威。
9月份值得注意的是,河南省發布了《2023年首批市場化并網風電、光伏發電項目開發方案》,根據文件,本次印發2023年首批市場化并網風電、光伏發電項目開發方案共3401MW。其中,風電項目3100MW,集中式光伏項目230MW,分布式光伏項目71.4MW。列入本批次開發方案的項目,風電項目自方案印發之日6個月內完成核準,自核準之日起24個月內建成投產。
同時,文件還強調,逾期未核準項目,調出年度開發方案。逾期未并網項目,須重新落實市場化并網條件后,再由電網企業予以并網。
本月,廣西壯族自治區對分散式風電開發建設再次征求意見,文件指出,優先開發接入和消納條件好、接入點配電網不需改造的分散式風電項目。分散式風電項目原則上可不配置儲能,分散式風電上網電量的電價暫執行廣西煤電基準上網電價,分散式風電暫不參與全區電力市場化交易,待條件成熟后適時進入電力市場參與交易。鼓勵利用存量建設用地發展分散式風力發電產業。不得強行要求項目開發與配套產業捆綁,不得以任何名義增加分散式風電項目的不合理投資成本,不得以整縣開發為由暫停、暫緩其他風電項目核準電網接入等工作。
在綠色低碳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山東發文支持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構建清潔低碳高效安全能源體系。對2022-2025年建成并網的“十四五”漂浮式海上光伏項目,以及2022-2024年建成并網的“十四五”海上風電項目,按照建成并網年度予以財政補貼。
廣西則鼓勵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風電等新能源電力就近交易,符合條件的海上風電等可再生能源和新型儲能項目可按規定申請減免海域使用金。鼓勵在風電等新能源開發建設中推廣應用節地技術和節地模式。
在風電用地方面,重慶市明確風電場項目禁止建設區域,并要求嚴厲打擊光伏和風電項目未批先占、少批多占、拆分報批、以其他名義騙取使用林地行政許可等違法違規行為。
山西省要求,生態保護紅線內零星分布的已有水電、風電、光伏設施,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規定進行管理,嚴禁擴大現有規模與范圍,項目到期后由建設單位負責做好生態修復。
此外,還值得注意的是,北京發布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到2030年,太陽能、風電總裝機容量達到500萬千瓦左右,不斷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逐步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推進退役動力電池、光伏組件、風電機組葉片等新型廢棄物回收利用。
來源:國際能源網/風電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