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候變化,進入春季雨季,氣溫低,雨量大。 這些不利因素給我們的建設造成了很多困難。 因此,雨季施工安全注意事項具有重要意義。 現將部分子項目施工安全措施提示如下。 請各項目部做好安全生產工作:
1. 土方及基礎工程
土方和基礎工程受雨水影響較大,如不采取相關預防措施,可能對施工安全和質量造成嚴重影響。 因此,雨季施工應注意以下幾點:
(1)雨季開挖基槽(坑)或管溝時,應注意邊坡的穩定。 必要時,坡度可適當放慢或支撐。 施工中應加強對邊坡和支護的檢查和控制; 開挖的基槽(坑)或管溝應設支架; 緩坡應作為開挖的主要輔助支撐; 雨水影響較大可停機。
(2)為防止坡面被雨水沖刷,可在坡面上釘上鋼筋網片,在坡面上抹1250px細石混凝土,也可用塑料布覆蓋坡面。
(3)雨季施工工作面不宜過大,應分段、逐條完成。 降雨量大時,應停止大規模土方施工; 基礎挖至標高后,應及時驗收并澆筑混凝土墊層; 如果地基被雨水浸濕,應進行必要的開挖和回填,以恢復施工承載力,這是重要的或特殊的工程,應在雨季之前完成。
(4)為防止基坑浸水,基坑內應設置排水溝和集水井,開挖時應組織必要的排水力量; 位于底部的水池和地下室在施工時應考慮周到。 如果事先考慮不周,當傾盆大雨時,往往會造成地下室和水池浮起的事故。
(5)雨前回填的土方,應及時碾壓,使地表形成一定坡度,使雨水自動排出。
(6)施工現場堆放的土方雨天吊裝作業安全注意事項,周圍應采取防止雨水沖刷的措施。 如在已開挖的基槽(坑)或管溝周圍放置石塊,防止雨水沖刷土壤,或埋入一些已建成的基礎結構。
基礎施工完成后,應盡快對基坑周圍進行回填。 人工降水(排水)停止時,應驗算箱形基礎的抗浮穩定性和地下水對基礎的浮力。 抗浮穩性系數不應小于1.2。 以防止發生基礎漂浮或傾斜等重大事故。 抗浮系數不能滿足要求時,應繼續泵送,直至施工上部結構荷載加滿足抗浮穩定系數要求。 當出現大雨,水泵不能及時有效降低積水高度時,應將積水迅速灌入箱形基礎,以增加基礎的抗浮能力。
2、隧道工程
(1)隧道口淺埋段施工中,隧道頂截水溝和隧道口排水系統要做好,經常檢查和維護。 對洞頂松土、塌方等不良地質進行整治,排水溝、截水溝幾何尺寸滿足排水要求。
(2)雨季開挖隧道時,隧道內應設置排水溝、集水井等足夠的排水設備; 逆坡開挖應防止雨水回流。
(3)加強邊坡支護工作,防止邊坡滑塌。
(4)及時做好防雨措施,備好防汛機械設備和物資物資。
(5)采用分級集水、管道排水,做好并加強排水工作,確保洞底不積水。
(6)現場監督人員密切關注隧道內作業情況,發現危險情況應立即停止作業并及時向上級報告。
3、吊裝工程
(1)構件堆放場地應平整、牢固,周圍應排水良好。 構件堆放區嚴禁積水浸泡,防止泥土粘附在預埋件上。
(2)塔吊路基必須高出自然地面375px,嚴禁雨水浸濕路基。 大風大雨過后,應對起重機械設備基礎、塔身垂直度、風繩及附屬結構、安全裝置進行檢查。
(3)雨后吊裝時,應先檢查吊車本身的穩定性,確認吊車本身安全無被雨淋損壞后,再進行試吊。 將構件吊到1m左右,來回幾次使其穩定,然后進行吊裝工作。
(4)由于構件與吊裝繩索表面潮濕,繩索與構件的摩擦系數降低,可能發生構件滑脫等嚴重質量安全事故; 此時應格外注意吊裝工作,必要時可使用額外的繩索和部件。 構件表面平整度等措施保障吊裝工作安全。
(5)吊裝時,應擴大地面禁區,并派專人看守。
(6) 六級以上大風或暴雨天氣,停止一切吊裝作業。
4、混凝土工程
(1)模板隔離層涂裝前雨天吊裝作業安全注意事項,要及時掌握天氣預報,防止隔離層被雨水沖刷掉。
(2)遇大雨應停止混凝土澆筑,澆筑部位應加蓋。 對于現澆混凝土,應根據結構條件和可能性考慮多個施工縫。
(3)雨季施工,應加強混凝土粗、細骨料含水率的測定,及時調整用水量。
(4)澆筑大面積混凝土前,要了解2-3天的天氣預報,盡量避免大雨。 混凝土澆筑現場應準備大量防雨材料,以防澆筑時突然下雨。
(5)模板支撐下的回填土應夯實,并加墊板。 雨后及時檢查是否有下沉現象。
(6)不得在下雨天進行補強焊接和對接。 急需時,應做好防雨工作或移入室內施工; 新焊接的鋼軸接頭應防止雨水浸入,以免接頭驟冷發生脆性裂紋,影響工程質量。
5、邊坡工程
(1)雨天不準砌石,至少要預報1-2天的天氣變化。 已建成的邊坡,應注意防止雨水沖刷。
(2)準備排水溝,按規定坡度開挖排水溝,確保排水暢通。
6.腳手架
腳手架的安全性和穩定性直接影響到作業人員的生命安全和建筑物的安全。 在雨季施工期間,任何粗心和疏忽都可能導致事故發生。 因此,雨季施工時,腳手架應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強腳手架基礎。 很多腳手架直接立在土石地基上,在雨季被大雨淋濕后會下沉,造成腳手架支撐懸空或腳手架傾覆。 為防止此類事故發生,可在腳手架底部加鋼板或用石頭做基礎。
(2)與建筑物適當加裝連桿,可增加腳手架的整體穩定性和抗傾覆能力,增加穩定性。
(3)人員通過的地方,如腳手架上的馬道,應采取防滑、防墜落措施,如及時更換表面過于光滑的踏板,在通道兩側加裝防護網等。
(4)定期檢查腳手架連接處的連接處,發現有松動或移位現象,必須及時加固和修復。
(5)雨季不宜在腳手架上進行過多施工,作業面也不宜過大。 應控制腳手架上的人員、構件和其他材料的數量; 腳手架上的動作不宜過猛。
(6) 金屬腳手架應采取防漏電措施。 腳手架與現場施工電纜(線)的交叉處應采用良好的絕緣介質進行隔離,并配備必要的漏電保護裝置; 或重新布置現場施工電纜(線),避免與金屬腳手架交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