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梁峁起伏的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
一臺臺風力發電機組矗立在山丘之巔,
給平靜的高原注入了活力,
給遠方的城市帶去了清潔能源。
為了確保風力發電機組運行在最優狀態,
有這樣一群人無懼烈日,不畏嚴寒,
攀爬近百米高的風力發電機組給“巨人”做體檢,
他們每年要定期給陜西某風電場20余臺風機巡視巡檢和維護,
相當于每人每年要爬5000層高樓。
該風電場整個項目預計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7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26萬噸,為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做出貢獻,助力國家雙碳戰略達成。
風電場往往地處偏遠,風機排布分散,即使驅車也要耗費大量時間,傳統巡檢方式既耗時又耗人力。大華股份通過融合開放技術打造一體化輔控平臺,助力該風電場實現風機的集中統一管控,利用AI邊緣計算技術建立設備在線監測系統,結合監測設備進行遠程智能巡視,達到運維管理過程中的可視可聽,減少運維人員例行巡視工作量,降低巡檢人員高空作業風險,實現智能高效的設備數字化、精細化管理。
巡檢“新幫手”
實時遠程監測,巡檢人員事半功倍
“有了它,我們不用每天攀高巡檢作業,通過遠程就可實現設備的智能巡視,工作安全性也大大提升了?!憋L機巡檢人員徐師傅說。
▲齒輪箱油液滲漏檢測 ▲主軸油液滲漏檢測
大華股份通過智能算法前端、熱成像前端、聽診聲吶等智能技術對風力發電機組內各類設備進行智能分析,及時發現異常并告警,將巡視結果分級推送給值班人員,實現人工巡視向智能巡視的模式轉變,為“無人值班、少人值守、集中監控”的智能化運維管理新模式提供有力支撐。
▲機艙可見光 ▲機艙熱成像
針對箱變、變頻柜、機艙定子、轉子配電柜、機艙柜、液壓站等特定場景,我們依托可見光相機、紅外熱成像相機等采集風機設備數據并進行智能分析,設備運行狀態一鍵可視,及時發現安全隱患。
▲實時聲吶界面
針對風機傳動鏈上的主軸、增速齒輪箱系統等機械部件,我們通過前端工業聽診聲吶的部署,采集解析聲紋特征頻譜,從特征頻譜中提取特征頻率,計算特征指標用于趨勢分析,從而實現部件的狀態監測,確保設備正常運行。
風機“安全衛士”
預防違規入侵,24小時全面守護
“過去,我們對風機塔基周圍環境監測比較被動,傳統人工巡檢無法做到及時性,現在通過智能視覺算法,大大提升了我們的工作效率?!爆F場安監組蔣組長說。
▲箱變平臺人員入侵監測
為預防外來人員的違規破壞行為,我們助力該風電場對風機塔基周圍人員實時檢測,機組內部實現人員區域進入識別,針對風速限制規定,杜絕出現違規登塔、輪轂作業、出艙作業等行為,保障人員作業安全;同時依據場景進行安全帽佩戴、人員資質、雙人作業、人員倒地、人員吸煙等智能化檢測系統,確保人員安全監護,實現風電場復雜環境的全方位守護。
一體化輔控平臺
多種功能應用,運維管理更高效
“以往煙囪式的上了很多系統,系統間的數據無法有效打通和共享,缺乏進一步的智能聯動應用,導致信息孤島,現在通過一體化輔助平臺實現了三方異構平臺數據的整合和應用。”設備部專責人員吳工說。
▲一體化輔助平臺
在升壓站,我們通過部署一體化輔助平臺,對風電場設備實時運行監測數據進行多維度可視化展現應用,從而實現一體化管控、實時報警、巡檢計劃配置、巡檢報表實時查詢等功能,有效提升維護效率,降低運維成本。
通過大華股份風機智慧巡檢系統,實現風電設備的智能感知、融合聯動、數據分析、輔助決策等功能,提升風電企業設備風險管控力,生產指揮穿透力,應急處置響應力,助力其安全生產、高效管理。
未來,大華股份也將持續落地可量化、可計算的場景價值,深入電力行業全場景,為電力行業智能化發展、數字化轉型保駕護航,助力電力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