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風能理事會發布報告稱,盡管去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增速有所放緩,但預計今年內,全球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增速有所放緩。風電新增裝機容量比上年增加一個。有望創下歷史新高。其中,中國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增速尤為搶眼。去年,以每年300萬千瓦的速度增長,連續第三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海上風電市場。
中國再次領先
在今年9月剛剛發布的《2021年全球海上風電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中,全球風能理事會表示,到2020年,我國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將達到300萬千瓦,占去年全球海上風電總裝機容量的49%。全球風能理事會預測二手吊車,今年內,中國海上風電總裝機容量有可能超過英國,成為全球海上風電裝機容量最大的國家。
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荷蘭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位居世界第二。去年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近150萬千瓦;比利時以70.60,000個新裝機容量位列第三。千瓦。從區域來看,2020年歐洲市場將保持穩定增長吊車出租,而北美的裝機容量增長將相對緩慢,海上風電并網總量僅4.20,000千瓦。全球風能委員會預測,2023年后北美海上風電市場將快速擴張。
從全球來看,2020年全球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610萬千瓦,略低于2019年的624萬千瓦,全年新增裝機容量歷史第二。今年,全球海上風電并網容量有望突破1200萬千瓦,中國仍將是貢獻最大的國家。全球風能理事會預測海上風電技術,由于業內普遍認為明年后將取消海上風電電價補貼,今年我國海上風電將進入“搶裝期”,新增裝機容量有望超過7.5萬千瓦。
根據全球風能委員會的數據,過去10年,全球海上風電市場以每年約22%的速度增長。截至2020年底,全球海上風電總裝機容量為3500萬千瓦,其中歐洲裝機容量占比高達70%。與此同時,去年底亞洲海上風電裝機容量迎來“里程碑”突破,累計裝機超過1000萬千瓦。
降本壓力推動風機創新
全球風能理事會CEO Ben Backwell表示,未來全球海上風電產業將保持快速增長,將繼續“降價,突破風電高度和海深”,還將帶來更高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不過,報告同時指出,海上風電行業仍面臨較大成本壓力,新一代海上風電機組技術成為降低行業成本的關鍵。其中,大兆瓦機組目前被業界普遍認為是一種成本削減工具。全球風能理事會分析指出,大型兆瓦機組將使用更大的葉片和更高的塔架,以增加風機的單機功率。大型兆瓦機組的大規模應用,也將有助于減少基礎設施、海底電纜等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降低海上風電的綜合成本。
全球風能理事會在報告中指出,1991年,世界上第一臺海上風力發電機的裝機容量僅為450千瓦。如今,海上風力渦輪機的容量已顯著增加。西門子歌美颯、維斯塔斯等國際風電機組廠商15MW海上風電機組機型相繼上市。今年8月,中國整機制造商明陽智能推出16兆瓦海上風電機組海上風電技術,創下全球海上風電機組單機容量最高。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指出,除了大容量機組,另一項值得關注的海上風電機組創新技術是直驅中速風電機組。該技術在 10 MW 及以上的大兆瓦風力渦輪機中應用更大。應用前景。
全球風能委員會海上風電專家 Henrik Stiesdal 預測,下一代海上風力渦輪機預計單機容量為 20 MW,轉子直徑為 275 米。同時,報告預測,單機容量17兆瓦、轉子直徑超過250米的海上風電場有望在2035年左右正式投入使用。一旦達到,海上風電成本將進一步上漲。減少。
不過,Henrik Stiesdal 也指出,海上風力發電機技術仍面臨發展瓶頸。現有的海上風電供應鏈、基礎設施不足、原材料短缺、物流運輸等不足可能會限制海上風電技術的發展。
現有計劃難以滿足減碳需求
報告稱,在各國現有的海上風電政策框架下,未來10年全球將新增35億千瓦海上風電裝機容量,相當于現有規模的7倍多。與該機構去年發布的報告相比,這一預測將未來十年的預期裝機容量提高了15%。
盡管海上風電裝機規模正在以可觀的速度增長,但報告也指出,目前的增速仍難以滿足既定的氣候目標。
根據國際能源署和國際可再生??能源署最新發布的計算,若要將全球溫升控制在1.5℃以內,全球海上風電裝機容量需要達到20億千瓦到2050年,但據全球風能理事會估計,目前全球裝機容量不到這一目標的2%,甚至到2030年,全球海上風電預測裝機容量也只能達到這一目標的13%。
為此,全球風能理事會呼吁全球海上風電裝機容量過去一年保持穩定增長勢頭,但各國仍需更加積極地推動海上風電發展,助力實現碳減排目標.
西門子歌美颯可再生能源海上業務部首席執行官馬克貝克爾表示,無論是成熟還是新興的海上風電市場,都需要對海上風電行業制定更明確的政策指導和監管框架。政府應與行業合作,減少海上風電項目。同時,成熟市場應分享更多實踐經驗教訓,幫助新興市場建立合理優化的海上風電市場機制。
報告還強調,為實現零碳目標,各國政府需要改善海上風電產業發展的政策環境,簡化規劃審批流程,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加大投資力度。在電網等相關基礎設施中。(記者李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