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0日-12日,以“夯實基礎,聚力創新——推動海上風電平穩有序發展”為主題的2022全球海上風電大會在海南省海口市召開。會上,來自國內外海上風電產業鏈的企業、相關機構代表一致通過并聯合發布了《2022全球海上風電大會倡議》,致力于加快全球海上風電技術創新,為產業長遠健康發展筑牢根基。
《2022全球海上風電大會倡議》提出,海上風電是擁有巨大發展潛力的朝陽產業。全球海上風電聯盟提出,為實現1.5℃目標,2050年全球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至少要達到20億千瓦。綜合當前發展條件以及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要求,到“十四五”末,我國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需達到1億千瓦以上,到2030年累計達2億千瓦以上,到2050年累計不少于10億千瓦。
《2022全球海上風電大會倡議》指出,大力發展海上風電,不僅是各國應對氣候變化的關鍵舉措,以及實現能源安全的重要抓手,還能夠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形成多個萬億級產業集群,創造數十萬個就業崗位。同時,海上風電的發展,還有利于加速各國科技創新,帶動眾多當代前沿技術取得突破。
為了確保全球海上風電實現可持續發展,《2022全球海上風電大會倡議》發出六點倡議,包括加快開展技術創新、營造健康市場環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高度重視安全保障、推進產業融合發展、加強全球交流合作。其中,考慮到我國海上風電正處于發展的關鍵階段,國家和沿海省份應圍繞規劃、電力送出、推動創新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同時,隨著海上風電項目開始向深遠海發展,這些海域屬于專屬經濟區,尚缺少相應的用海政策,應盡快出臺針對專屬經濟區的海上風電開發建設管理辦法。
以下為《2022全球海上風電大會倡議》全文:
夯實基礎 聚力創新 實現海上風電高質量發展
——2022全球海上風電大會倡議
中國·海南·???/strong>
2022年11月11日
我們,來自國內外海上風電產業鏈的企業、相關機構代表,于2022年11月10日至11月12日在海南省??谑姓匍_“2022全球海上風電大會”,圍繞“夯實基礎,聚力創新——推動海上風電平穩有序發展”主題,致力于加快全球海上風電技術創新,為產業長遠健康發展筑牢根基,經討論一致通過《2022全球海上風電大會倡議》。
我們一致確信,海上風電是各國應對氣候變化的關鍵舉措。當今,能源轉型浪潮席卷全球,已有超過130多個國家和地區明確了碳中和時間表。大規模開發海上風能資源,能夠在推動各國能源轉型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與此同時,海上風電成本已大幅下降,正在成為兼具綠色屬性與價格優勢的能源。
我們一致認同,海上風電是各國實現能源安全的重要抓手。面對全球能源供應緊張局面,確保能源安全成為各國政府關注的焦點。各國政府將大力發展海上風電視為實現能源自主的重要路徑,大幅上調規劃目標,荷蘭等國提出倍增計劃,德國、丹麥、韓國等國也將目標提升了50%。
我們一致堅信,海上風電是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新引擎。規?;_發海上風能資源,通過產業配套及產業組合,能夠實現海上風電全生命周期產業價值的集合,形成多個萬億級產業集群,創造數十萬個就業崗位。海上風電與海洋牧場、海水制氫等產業的融合發展,有望培育出新的經濟增長點,為海洋經濟注入新動能。
我們一致認為,海上風電是加速各國科技創新的重要支點。作為技術密集型高端裝備制造業,海上風電涉及眾多尖端技術。大力發展海上風電,將帶動漂浮式風機技術、柔性直流輸電技術以及高端軸承、齒輪箱、大功率發電機等裝備領域的技術進步,全面提升海洋勘測、海洋工程裝備等相關領域的實力。
我們一致相信,海上風電是擁有巨大發展潛力的朝陽產業。全球海上風電聯盟提出,為實現1.5℃目標,2050年全球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至少要達到20億千瓦。綜合當前發展條件以及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要求,到“十四五”末,我國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需達到1億千瓦以上,到2030年累計達2億千瓦以上,到2050年累計不少于10億千瓦。
圍繞上述幾點,為了確保全球海上風電實現可持續發展,我們發出以下六點倡議:
一、加快開展技術創新。技術創新,是海上風電發展的最大驅動力。各國應加強合作,充分利用全球研發資源,分享研究成果。加強核心零部件技術攻關,完善大兆瓦機組產業鏈協同創新體系,研制更加高效和更具適應性的海上風電機組。加速推進海上風電向深海遠岸區域布局,加快漂浮式等前沿技術的研發和落地,為未來發展做好技術儲備。加大對公共試驗平臺建設的投入,推動關鍵共性技術的發展。
二、營造健康市場環境。公平、透明的市場環境,有利于通過競爭促使先進技術和最優解決方案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動,并能夠為投資者帶來清晰的收益預期。應當以法律法規的形式確保市場的長期穩定,建立公平、開放的市場準入制度,構建技術標準國際協調機制,推動認證結果的多邊互認。市場參與者應基于技術先進性開展競爭,共同營造公平、有序的競爭環境。
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目前,我國海上風電正處于發展的關鍵階段,國家和沿海省份應加強統籌規劃,實現集中連片開發。積極推動和落實海上風電大基地規劃和建設,統一規劃、建設電力送出工程,將成本納入輸配電價。通過“以獎代補”方式,支持重點產品與項目創新開發,推動行業實現降本和跨越式創新。推動成立海上風電發展促進基金,為海上風電項目提供長期貸款支持。隨著海上風電項目開始向深遠海發展,這些海域屬于專屬經濟區,尚缺少相應的用海政策,應盡快出臺針對專屬經濟區的海上風電開發建設管理辦法。
四、高度重視安全保障。締造安全文化,保證人員與設備的安全,是實現海上風電健康發展的前提。各方應將安全視為“生命線”,嚴格遵守國內和國際標準要求,從全產業鏈入手做好安全工作,確保設備在全生命周期內可靠運行。對從業人員設置嚴格的從業準入門檻,持續開展安全培訓,牢固樹立安全意識,并為其構建起多維度的安全、健康保障體系。
五、推進產業融合發展。在提高海洋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加快海洋經濟產業結構轉型過程中,海上風電將起到重要的支撐和帶動作用,可以有效推進港口建設、海洋可再生能源裝備制造、海洋漁業養殖等產業的發展。各國、各地和各市場主體應加強與此相關的探索和實踐,創新海上風電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提高海洋資源的利用效率,與環境的和諧共生。
六、加強全球交流合作。未來,我國海上風電企業必將更多地走出國門,中國海上風電發展也需要國際伙伴的積極參與。國際社會應建立開放、共贏的海上風電合作關系,擴大生產要素參與全球海上風電產業經濟循環和全球配置的廣度,深化經濟體制、管理方式、技術標準與國際接軌的程度,形成國際資本、國際創新要素、國際信息、國際人才聚集場和雙向循環體系,團結一致提升海上風電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