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下方圖標獲取你想要的
鄭哥推薦(點擊以下標題查看具體內容):
8,
9、
10.
一、項目概況
本工程使用塔式起重機,型號為QTZ80(6010),基礎形式為混凝土基礎。
2.編制和監理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3.《建設項目安全生產管理條例》
4.《施工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機構設置及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配備辦法》
5.《建筑施工安全檢驗標準》JGJ-59-2011
6.《施工現場機械設備安全技術規范》JGJ33-2012
7、《塔式起重機安全規范》GB5144-2006
8.《建筑工地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程》JGJ46-2005
9.《建筑高處施工安全技術規范》JGJ80-2016
10.《建筑起重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條例》(建設部令第166號)
11.《建筑工地機械設備安全檢測技術規程》JGJ160-2016
12.《高危子項目安全管理規定》住建部31號文
13.《建筑用塔式起重機安裝、使用和拆卸安全技術規程》JGJ196-2010
14.《關于加強建筑起重機械安全監督管理的若干規定》(夏建工[2009]47號文件)
15.《施工合同》、《施工組織設計》、《塔吊安裝、拆卸專項方案》
三、監督過程控制要點
(1)塔機安裝監督控制要點
A、塔機進場安裝前,主任組織安全監督員、專項監督員對施工單位報送的下列材料和方案進行審核:
1、塔機有效質量保證信息;
2、塔吊設計要求;
3、塔吊基礎設計要求;
4、塔吊安裝單位和專業技術人員的資格、資格證書或者上崗證書;
5.《塔吊安裝拆卸專項方案》。
6、根據塔吊基礎設計要求,驗收塔吊基礎定位布置、基礎槽或檢查樁基施工記錄及檢驗報告,檢查鋼筋安裝、螺栓預-現澆塔吊基礎逐一進行預埋、混凝土澆筑。實行平行驗收。
B、塔機進場后的現場實物檢查;
C、督促安裝單位按規定申請報告;
D、塔吊安裝時監理人員控制要點:
A、檢查安裝人員及上崗證件
B、檢查安裝操作規程和技術交底記錄
C、檢查安裝使用的吊車、工具、配重等配置
D、安裝操作人員單獨仔細檢查塔吊各部件是否有遺漏
E、檢查《塔機安裝拆卸專項方案》執行情況
(1)塔吊安裝順序:安裝底座→安裝2個標準節→安裝套筒架→安裝回轉支承總成→安裝回轉塔身總成→安裝塔帽→安裝平衡臂和起升機構→安裝駕駛室→安裝臂架總成→安裝臂架及起升機構→裝配配重→接通所有電源試運行→將標準節提升至工作高度→調整安全裝置→空載和負載試驗。
(2)將第一個標準節吊裝在中間的四個錨柱上。標準截面帶臺階的一面在出入口側,應與建筑物垂直。
(3)注意第二個標準節上的臺階要上下對齊。
(4) 組裝車架,裝油缸的車架表面應與帶臺階的標準節表面對齊,車架上的爬爪應抵在基礎節的底部臺階上。
(5)將上下支架、回轉機構、回轉支承、平臺等組裝成一體,然后整體安裝在套筒架上,連接牢固。
(6) 安裝塔帽并用銷釘與上支架連接,塔帽的斜面與臂架在同一側。
(7)吊起平衡臂,與銷軸連接,掛上2T配重,置于穩定臂尾部向前第三個位置。
(8)吊起司機室,接通電源
(9)在地面上組裝起重臂、小車、吊籃,起重臂拉桿連接后應固定在起重臂上弦的支架上。
(10)用汽車吊將整個吊臂平穩吊裝到位,并用銷軸與上支架連接。
(11) 穿好并纏繞起重鋼絲繩,安裝短拉桿和長拉肛與塔帽頂部連接,放松提升機鋼絲繩,緩慢調平吊桿,使拉桿進入處于張緊狀態,松開滑輪組上的滑輪。重鋼絲繩。
(12) 安裝平衡配重,從后方按以下位置排列。
(13)張緊變幅小車鋼絲繩。
(14) 升降塔(液壓頂升機構)
①將吊桿轉向引入塔體標準節的方向(即引入橫梁的正方向)。
②調整爬架導向輪與塔身立柱的間隙,以3-5mm為宜。將標準節放在上下支架下部的引入小車上后,用吊鉤將一個標準節吊到高處,移動小車的位置(小車距地面約10m)回轉中心),具體位置可根據平衡情況確定,使塔吊架上部中心落在頂升油缸上鉸點位置,然后拆下支架8個高強度連接螺栓連接座椅和標準節。
③ 吊起塔吊架,使塔身上方剛好能容納一個標準節的空間。
④ 拉動引入小車,將標準節引至塔體頂部,對準連接螺栓孔,縮回油缸與下標準節壓緊,用螺栓連接。
⑤ 以上為一次性頂加過程。當需要連續接縫時,可重復上述步驟,但在安裝完3個標準接縫后,必須安裝并調整下部4個加強斜撐,使4個斜撐受力均勻。然后塔可以連續升起和吊裝。
⑥在加節過程中,嚴禁轉動副臂。塔機下支架與標準接頭之間的螺栓應連接,但不能擰緊。如有異常,應立即停止頂升。
(十五)調試
①塔吊起后,調整塔吊小車限位、吊鉤限高、力矩限位,
升降限位和回轉限位,確保各限位靈敏可靠。
②整機安裝完畢后,必須按規定進行空載試驗和負載試驗。
E、塔機安裝完畢后,必須報特種設備檢測院進行檢測驗收。驗收合格后,必須報安監部門備案,方可投入使用。
(二)塔機使用監督管理要點
A、塔吊操作員(指揮員、駕駛員、操作員)、電工必須持證上崗,熟悉機械維修和安全操作規程。無關人員不得擅自攀爬塔吊。
B、塔機正常工作溫度為-20~+40℃,風速低于13m/s。
C、塔機每次安裝使用,必須進行空載、靜載試驗和動載試驗。靜載荷試驗起重量為額定載荷的125%,動試驗起重量為額定載荷的110%。
D、夜間作業時,除塔機自身照明外塔吊安裝,施工現場應有充足的照明設備。
E、塔吊操作必須實行三頂制度,司機操作嚴格按照塔吊操作規程執行。處理電氣故障時,必須有兩名以上維修人員。
F、司機應集中注意力,避免塔吊碰撞塔吊安裝,注意塔吊周圍建筑物。
G、塔吊不得起吊:
① 吊裝指令信號不明確或亂不吊裝指令;
② 超載時不要吊掛;
③ 工件緊固不牢塔式起重機安裝、使用和拆除監理實施細則,無法懸掛;
④有人沒有掛在懸掛物上;
⑤ 安全裝置不工作;
⑥ 工件埋入地下,不吊掛;
⑦ 斜拉工件不掛;
⑧光線暗,看不清;
⑨小零件或短料掛得太滿;
⑩ 有棱角的物體在沒有墊料等護角措施的情況下不得懸掛。
H、塔機應經常檢查、保養、維護。傳動部件應有足夠的潤滑油。易損件應經常檢查、修理或更換。連接螺栓,特別是經常振動的部位,應檢查是否松動。如有松動,必須及時擰緊。
一、檢查調整閘瓦與閘輪的間隙,確保制動靈敏可靠。間隙在0.5-1mm之間,摩擦面不應有油污等污垢。
J、鋼絲繩的維護保養應嚴格按照GB5144-2006的規定執行。如發現超出有關規定,必須立即更換。
K、塔吊的結構、焊縫及相關部件是否有損壞、變形、松動、腐蝕、裂紋,有問題及時修理。
L、所有電氣線路應及時維修保養。
M. 塔吊沉降、垂直度測量及偏差修正:
1、塔吊的沉降觀察應定期進行,一般半個月一次。塔吊在獨立高度以內時,每半個月測量一次垂直度。安裝附墻時,應每月觀察一次。(安裝附墻時需觀察垂直度,以方便附墻的調整)
2、當塔吊出現不均勻沉降,垂直度偏差超過塔高的1/1000時,應對塔吊進行偏差校正。附墻未安裝前,在塔吊最低節與地腳螺栓之間加鋼板標定,標定過程中用大噸位千斤頂頂起塔身。為確保安全,塔身四面用大索拉緊,地腳螺栓不可拆卸,只能松開螺栓上的螺母。具體長度視緩沖鋼板的厚度而定。當安裝多處附墻時,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通過調整附墻拉桿的長度來實現塔機的垂直度校正。
(3)塔機拆解監理控制要點
A、爬升架導向輪與塔身立柱之間的間隙以3-5mm為宜,小車移動到距標準節塔吊中心10m左右的位置,使塔機重心落在祥升油缸位置上的鉸點上,然后拆下支架與塔身連接的8個高強度螺栓。
B. 完全伸出活塞桿。當頂梁掛在塔身下臺階上時,拆下塔身與塔身之間的連接螺栓,將活塞桿稍稍抬高,使上下支架與塔身分開。,將標準接頭推出至引入梁外端,然后收回所有活塞桿,使爬爪停在塔身臺階上,然后伸出所有活塞桿,將頂升梁掛在將塔體上臺階再次向上,收回所有活塞,將上下支架與塔體連接,并插入螺栓。
C、以上是一次塔體下降的過程。當塔不斷下降時,重復上述過程。
D、拆除時,必須按照先降后拆墻的原則進行拆除。
E、塔吊降到地面(基本高度)后,用汽車吊協助拆除。具體步驟如下: 將配重吊走(留一個配重,即從尾部起平衡第三個位置)平衡臂-拆除 舉升臂(整體)落地-吊離最后一個配重-拆除平衡臂——拆除塔帽——拆除上下支架(包括拆除電源和駕駛室)——拆除爬坡套管和斜撐——拆除第三節標準節。
(4) 安全措施
A、安裝和拆卸塔吊時,必須在作業區布置警示線,懸掛警示牌。
特別警惕。
B、嚴禁在風速超過13m/s及雨雪天安裝、吊裝、拆卸。
C、安裝、吊裝、拆除作業前,對在崗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做好安全技術交底,佩戴安全防護用品,嚴禁酒后操作。
D、起重臂與機器及現場架空電線、構筑物之間應有足夠的安全距離。
E、服從統一指揮,禁止高空拋物。
F、頂升作業必須有專人看管電源、專人操作液壓系統、專人看管爬升
爬架。
G、塔機塔身與基礎應接地防雷,電阻值不大于4Ω。
基礎必須采取排水措施。
H、布置三相五線電路,并安裝塔吊專用電箱。
一、需要在塔吊明顯位置制作安全警示標志,標明塔吊前臂的安全作業范圍,必須有效保護塔身。
J、塔機拆裝全過程必須嚴格按操作規程和施工方案進行,嚴格
禁止非法操作。
四、監督控制方式
A、檢查:監理人員應在塔吊準備安裝、操作、拆卸時進行檢查
檢查并做好檢查記錄。
B、平行檢查:塔吊在投入使用直至拆除的過程中,監理人員必須按照《建筑
施工安全檢測標準《JGJ59-2011》及省、市相關規定進行定期平行檢測,以及
做好平行檢驗記錄。
C、邊站:塔機安裝、拆卸時,監理人員必須采用邊站監理,并做到
做好邊站監管記錄。
D、督導人員在檢查、平行檢查、邊站等過程中發現不按操作規程操作或存在安全隱患的。及時下達整改指示(抄送建設單位),督促建設單位指定人員、時間和措施。及時整改。施工單位整改不及時有效或者拒不改正的,監理單位應當責令停工,并向施工單位和安全監察部門報告。
編輯:
2020 年 4 月 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