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上午,由廣西壯族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廣西企業與企業家聯合會主辦的“2021年廣西企業家活動日”在南寧舉行。國家氣候戰略中心戰略規劃部主任柴麒敏,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劉勝友,廣西企業與企業家聯合會會長汪春偉出席會議。
會上發布“2021廣西企業100強”“2021廣西制造業50強”“廣西服務業企業50強”榜單。中鐵上海工程局集團五公司在《2021廣西企業100強名單》上位列第86名。
2021廣西企業100強是廣西企業與企業家聯合會連續第19次向社會發布“廣西企業100強”排行榜,是參照國際、國內通行做法,以2020年營業收入為入圍標準,經專家委員會審定。數據顯示,2021廣西企業100強的入圍門檻突破20億元大關,達到20.12億元,較上年的18.07億元提高了2.05億元。
為躋身廣西百強企業榜單,五公司未雨綢繆。2021年4月13日,五公司就入會工作前往廣西企業與企業家聯合會開展座談,順利提交了入會申請書。4月25日,五公司正式通過入會審批,成功入會。入會當日,五公司接收廣西企業百強申報通知文件,當即組織相關部門填報廣西企業百強申報資料,最終以2020年營業收入298187.37萬元在130家申報單位中脫穎而出,成功入圍。
自2012年重組成立以來,五公司從誕生之初僅有2個在建項目發展到如今40余個項目,這十年一路高歌猛進,先后建設了柳州雙擁大橋、官塘大橋、白沙大橋,防城港市堤路園,徐鹽鐵路、黔張常鐵路,南寧軌道交通1、3、4號線等一項項重大工程,創造了多項第一。
十年來,該公司緊緊抓住東盟自貿區、北部灣經濟區、國家粵港澳大灣區、西部陸海新通道等區域經濟發展戰略機遇,科學謀劃,突出橋梁建造專業特色,不斷擴大鐵路、公路、市政和城市軌道交通等業務范圍,逐漸形成了立足“兩廣”滾動發展,依托“五投”協同發展,輻射“三南”規模發展的布局和思路。公司市場從1省擴大到7省,生產規模從4.5億擴大到51億,提高了11.3倍。
十年來,該公司堅持“干好現場保市場”“屬地化經營”的發展理念,不斷健全安全質量管理體系,嚴抓工程質量,開展科研攻關,多項施工和專利技術居于領先水平。公司先后榮獲魯班獎2項、詹天佑獎1項、國家優質工程獎5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21項;省部級優質工程18項、省部級工法34項、省部級科研成果17項、授權專利150項;獲廣西壯族自治區“高新技術企業”“企業技術中心”,獲南寧市“大型橋梁人才建設小高地”。
十年來,該公司堅持黨管干部、黨管人才的原則,始終貫徹新時期好干部標準和國企領導人員20字要求,從嚴選拔干部、從嚴管理干部、從嚴監督干部。結合干部人才特點,開展系統培養、分類培養和個性化培養。公司共引進高校畢業生415人,社會各類成熟人才39人,通過高級職稱評審25人,取得一級建造師資格證書63人。
十年來,該公司黨委廣泛開展了群眾路線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形成了由“四項制度”到“深度融合”等富有特色的黨建工作機制。通過開展黨建工作責任制考核、“示范黨支部”創建、黨組織書記述職述廉、“黨建微課堂”等舉措,并先后在重點工程項目開展了黨建聯建主題活動,扎實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不斷打牢項目黨建工作基礎,提升了基層黨建工作水平和企業黨建品牌。
十年來,該公司常態化落實員工關愛系列活動,累計投入資金349.15萬元,慰問職民工超兩萬人次、困難職工145人次,確保12名困難職工脫困,職工收入不斷增長。先后有15個項目獲得省部級“工人先鋒號”“青年文明號”等表彰;2人榮獲中國中鐵“勞動模范”稱號。公司積極履行社會責任,5次赴南昆鐵路搶險,向百色革命老區、馬山縣龍桂村捐贈33.4萬元,被授予“扶貧濟困愛心單位”稱號。
百年風華正青春,入桂十年再出發。五公司將以此次榮譽為起點,再接再厲,與潮流爭先,同波濤競渡,努力把公司建設成為廣西及周邊地區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綜合型建筑企業和橋梁建造的“國家隊”代表,為實現“躋身中國中鐵三級工程公司20強”的目標努力奮斗。
猜你喜歡
★【媒體聚焦】中鐵上海工程局鄭州區域地鐵項目馳援河南鞏義引發媒體關注
★【聚焦】中鐵上海工程局舉辦學習宣貫“習近平總書記 ‘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專題宣講會
★【黨課開講啦】黨風廉政建設永遠在路上
★【一周資訊】看看中鐵上海工程局這一周發生了哪些新鮮事兒
編輯策劃:局宣
稿件來源:五公司
主辦單位:中國中鐵上海工程局黨建工作部(企業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