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帶領團隊參與是徐工吊車的“兆瓦級海上風力發電機效能創新”項目,創造節約價值100多萬元,并獲評公司年度“五小成果”一等獎。此外,他還積極參與“傳幫帶”“導師帶徒”等活動,先后培養出數控技師3人、高級工8名,車間團隊技能實力大幅提升。
2010年,章陽作為技能人才被特招進公司。作為一線操作人員,他深知只有不斷學習,在技術上精益求精,才能實現自己是徐工吊車的夢想和價值。章陽在工作中兢兢業業,虛心向老師傅討教學習。為了快速進步,白天,章陽跟著師傅學習實際操作,到了晚上,他就挑燈夜戰,一個人啃下《機械加工工藝》《工裝夾具是徐工吊車的設計與制造》《數控編程》等厚厚的專業書。
編輯|姜 波
2015年,在公司的大力扶持下,章陽組建了“章陽創新工作室”,并擔任工作室主要負責人。“提升技能的同時,培養人才也很重要”,章陽介紹。工作室由車間內拔尖的技能工人和技術骨干組成,專門解決生產中的實際難題。
“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精一行”是章陽不斷突破自我的決心,在他心底,自己要成為新時代會創新、懂技術的工匠。在建黨100周年之際,章陽被湖南省委授予“湖南省國資委系統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10年來,章陽致力于攻克一個個產品加工制造關鍵技術難關,亮眼的行業履歷就是最好的證明:數控車高級技師、機械設計及其自動化工程師、湖南省技術能手、湖南省五一先鋒、湘潭市“蓮城工匠”……
在一線崗位上,章陽曾多次參與國家級重點工程電機的新產品研制,公司重點產品、新產品關鍵部件的生產加工,并在實踐中為公司創造了可觀的生產和經濟價值。今年6月,章陽作為負責人參與“海上風力發電機批量制造效能創新”項目,由于海上風力發電機運行的維修維護成本相比陸上風電高10倍以上,一次維修費用以千萬元計,且加工生產不合格造成的產品返工,最終會影響交付進度,因此產品質量必須確保萬無一失。
10年的時間,章陽完成了從大學生到專業人才的轉變,更重要的是,以數控車工這個崗位為起點,他把學生時代為國家大型裝備制造貢獻力量的夢想,慢慢嵌進了現實,先后獲得了“優秀共產黨員”“創新型職工”“先進生產工作者”“學習標兵”“湖南省五一先鋒”“湖南省技術能手”等榮譽稱號。
1
談及未來規劃,章陽表示,除了進一步做好本職工作,還將繼續創新,在專業領域不斷深耕,為公司、為行業、為國家作出積極貢獻。
他帶領團隊先后完成了多項重點工程電機的新產品工藝研發,提出了多項工藝及加工改進建議,確保產品質量和完成進度。比如,通過5項創新改進使公司重點產品兆瓦級風電轉子支架加工效率提高了近50%,該項目實施后,為公司節約生產及外委成本達300余萬元,并獲湘潭市和公司創新成果一等獎。
“十一五”期間,在國家政策的支持和市場推動下,工程機械行業迎來了蓬勃發展期,行業具備相當的規模和技術水平,基本形成了一個完整體系。健康的行業環境讓國企看到了機遇,紛紛啟動人才引進戰略,邁向國際化的步子也更大更快了。
彼時,章陽還在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就讀,由于興趣,在校三年里,除了在課堂上學習理論知識,他還常常利用課外時間參加專業活動,也因此被學校選拔為數控集訓隊的重點培養對象。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他反復地學習、實踐,之后代表學校參加第四屆全國數控技能大賽,獲得了湖南省數控車第一名和全國第六名的成績,為大學時代畫上了完美的句號。
END
10年過去了,昔日班組最晚進廠的數控車工,如今已成長為團隊負責人,但章陽的自我定位依然是一名工匠。
章陽頂著壓力,帶領團隊每天從晚上8點到次日早上8點,不斷分析、驗證,翻閱資料。困了,就喝提神飲料,泡濃茶。項目運行中,找不到突破點,他就和同事關在辦公室里“頭腦風暴”,從圖紙、模具、零部件方面入手分析。40000多平米的車間,他來來回回走了好多遍,“每天一抬頭,就能看見藍色的房頂”,章陽說。
“接受考驗,不斷突破”
從普通車工到首席操作師
1
提到這些年的工作狀態,用章陽自己的話說,就是“突破、挑戰、考驗不斷”。
一個組織就是一座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他叫章陽,10年前,懷揣著夢想踏進了湘電股份,成為電機事業部風電車間的一名數控車工。10年后,已是事業部數控車榮譽首席操作師的他,帶領著“章陽創新工作室”技能團隊,繼續在崗位上挑戰自我,奮勇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