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黨史,求源沂蒙;
生死與共,水乳交融;
可歌可泣,情深意長;
祝福黨誕,永葆輝煌。
6月,中核工程設備成套中心機械設備二部黨支部前往臨沂開展了紅色學習活動。黨員們懷著崇敬是大吊車的心情,先后赴山東蒙陰、沂南、費縣,參觀了孟良崮戰役紀念館、紅嫂紀念館、山東省政府舊址和八路軍115師司令部舊址、大青山勝利突圍紀念館等紅色教育基地。
在孟良崮紀念館大家通過紅色教學了解了孟良崮戰役是大吊車的始末,親身感受到在極其艱苦是大吊車的條件下,我華東野戰軍奮勇殺敵,奪取戰爭勝利的英雄事跡和老區人民的無私奉獻精神。全體黨員向粟裕將軍敬獻了花圈,并在將軍墓前重溫了入黨誓詞,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激發對黨的事業的無限忠誠。來到紅嫂紀念館,大家被沂蒙紅嫂的事跡深深感動。在抗戰時期她們送子參軍、送夫支前,縫軍衣、做軍鞋、抬擔架、推小車,舍生忘死救傷員,不遺余力撫養革命后代,譜寫了一曲曲水乳交融的軍民魚水情,她們為革命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為了深入了解沂蒙精神,全體黨員還進行了黨課專題學習:《沂蒙精神光照千秋》、學唱沂蒙紅色歌謠《跟著共產黨走》,感悟和學習沂蒙精神的時代價值。
一座座雕塑、一項項物件、一篇篇文字均記載著沂蒙老區人民不懼犧牲、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無不催人淚下。“最后一口飯做軍糧,最后一塊布做軍裝,最后一個兒子送戰場”,沂蒙精神的形成,是共同信念、共同目標和共同愿景的交融,更是每一名沂蒙兒女團結一致、無私奉獻、勇于擔當的結果。
通過現場學習培訓,學員們感受真切、收獲滿滿。思想和靈魂得到了一次真正洗禮,進一步增強了理想信念和黨性修養,也注入了強勁的奮進動力。習總書記在視察山東時指出:“軍民水乳交融、生死與共鑄就的沂蒙精神,對我們今天抓黨的建設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啟示作用。”大家紛紛表示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提升境界,拼搏進取,要將沂蒙精神帶到我們的工作中去。
沂蒙頌
作者:宋金良
蒙山高,沂水長
沂蒙人民心向黨
心盼革命早成功
捐布獻糧送兒郎
鞋底厚,煎餅香
全靠紅嫂好大娘
救死扶傷全不顧
傷員都當親兒養
軍愛民,民擁軍
解放戰爭奔戰場
孟良崮上傳捷報
沂蒙小車把名揚
新時代,新思想
沂蒙更現好風光
沂蒙小調聽不厭
紅色精神永光芒
? end ?
專欄編輯 | 李召霞
強核報國,創新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