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入學習貫徹黨是吊車出租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全會提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構建生態文明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吊車出租的現代化。要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導語
11月18日晚,央視《新聞聯播》《新聞直播間》《午夜新聞》等欄目以《國鐵集團一線干部講述扶貧故事》為題,對國鐵集團定點扶貧點貧困村如期脫貧摘帽作了專題報道。其中,該報道選取了我集團參建是吊車出租的貴南高鐵項目作為示例。作為貴南高鐵參建單位,貴南高鐵項目部在抓好施工生產的同時,積極響應南寧鐵路局集團和云桂鐵路廣西有限責任公司號召,在助力沿線脫貧工作中彰顯了鐵建擔當,作出了積極貢獻。
央視《新聞聯播》報道畫面
2017年,連接貴州貴陽和廣西南寧的貴南高鐵在崇山峻嶺中開工建設,將給毛南族人民的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幸福敲開了每一戶毛南族村民的家門。該鐵路是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中的組成部分,全長約481公里,途經環江縣57公里,是廣西境內第一條時速350公里的高速鐵路,也是毛南族等沿線群眾脫貧的希望之路。
帶著沿線群眾脫貧致富的希望,貴南高鐵建設拉開了帷幕。但是,要在喀斯特地貌山區建設高速鐵路,并非易事。由承建的貴南高鐵二標,全長24.8公里,隧道占比99%,地處九萬大山深處,交通閉塞,人跡罕至,施工難度國內罕見。
位于崇山峻嶺中的貴南高鐵廣西段二標三工區駐地和2號加工廠、3號拌合站
貴南高鐵項目部利用一年時間,新修、改建道路80余公里,新修水池5個,架設臨時用電線路29.6公里,建成通信基站10個,不僅保障了項目建設進度,還將當地30多個村屯串聯在一起,方便了5500多名村民的出行,打通了九萬大山深處的“毛細血管”,為當地創造出更好的生活環境和交通條件。
新修、改建道路80余公里,方便沿線村民出行
在修通村民致富路的同時,堅持“授人以漁”,通過招收當地村民務工,給予技能培訓,讓他們不僅可以在家門口修高鐵,還能掌握致富本領。項目上場以來,累計吸收當地農民工就業800多人次,培訓近2300人次,支付工資700余萬元,沿線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
吸納、培訓當地村民到項目部就業
在東山村的一處山窩里,憑借新修好的道路,種植麻竹套種旱藕的扶貧產業園順利建成。修建的寬4.5米,長220米的東山隧道,直通扶貧產業園,大大縮短了農副產品運往外界的時間。為了讓現代先進的農業機械進入產業園,項目部還在產業園里修建了1300多米長、4米多寬的“致富大道”,在產業園運用現代農機的同時也方便了農產品的運輸,這個位于九萬大山深處的閉塞小盆地徹底變成了當地群眾致富的“聚寶盆”。
東山扶貧產業園麻竹旱藕種植基地
除了修建道路、就業扶貧外,還優先在當地采購生產生活物資,為助力沿線群眾增收,項目部的肉類、果蔬、辦公用品等生產生活物資大多從沿線村民手中購買。截至目前,貴南高鐵項目部已累計采購辦公、生產生活等物資900余萬元,帶動經濟增長的同時,提升了沿線居民的收入水平。
從沿線村民手中采買生活物資
“把貴南高鐵建設好,是我們的責任和使命,目前,我們承建的全長24.8公里的九萬大山隧道群已經順利掘進過半,距離貫通目標越來越近”,貴南高鐵項目負責人說。
九萬大山隧道群掘進過半
幸福是奮斗出來的。在貴南高鐵項目部和沿線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村民們家里的家具、電器逐漸多了起來,孩子們上學再也不用翻山越嶺了,青年們再也不用背井離鄉了,老年人也能安享天倫之樂,大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